疫情讓曾經熱鬧的街巷,暫時安靜了下來,一個個普通人帶來的微光,正在重新點亮我們的城市,可能,每一束微光并不耀眼,但點滴微光,也能匯成璀璨星河。
3月15日以來,銅陵有色設計研究院職工積極響應號召,參與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工作中,協助周邊社區(qū)開展核酸檢測及疫情防控政策宣傳工作。他們用有限的力量,詮釋著奉獻和擔當,他們用耐心和真情,見證了一個個感人的溫馨瞬間。他們的付出帶給我們戰(zhàn)勝疫情的信心,凝聚起眾志成城、同心抗疫的磅礴力量。
以下內容摘錄自部分志愿者服務工作小紀
志愿者:張學良 服務日期:3月15日 服務內容:協助社區(qū)開展核酸檢測
在得知檢測點需要志愿者時,我和幾個同事便主動報名,想去盡自己的一份力量。起初排隊進行核酸檢測的居民都很焦急,眼看著隊伍越來越長,擔心自己排不上,我們便逐一進行耐心講解,說的最多的就是:“不用擔心,我?guī)湍杨A約碼登記好,您進去直接掃碼就可以做檢測了?!睘榱私档徒佑|風險,大家都帶著橡膠手套,不斷重復著同樣的動作,連歇下來喝口水的功夫都沒有。服務過程中遇到一個老爺爺,或許是因為之前等待時間太久的緣故,彎著腰步履緩慢,我沒有絲毫猶豫地將他扶到凳子旁坐下等,老爺爺連說謝謝,說多虧了有我們這群年輕人。那一刻,我感覺再辛苦也值得。
志愿者:李影 服務日期:3月16日 服務內容:協助社區(qū)開展核酸檢測
我和我的同事們努力的幫助每一位需要幫助登記的群眾進行手機登記,遇到不使用智能手機的老人,我們會引導他們去身份證通道進行登記檢測,遇到口罩佩戴不規(guī)范的居民,我們會及時提醒,遇到推著嬰兒車的母親,我們會主動幫助抬嬰兒車上下樓梯,遇到行動不便的老人,我和同事們會快速走進主動攙扶,看到我們能為核酸檢測工作貢獻我們微薄的力量,真的從心底里感到開心和滿足,也真心的期盼我們能夠早日戰(zhàn)勝疫情。
志愿者:周翔宇 服務日期:3月18日 服務內容:協助社區(qū)開展核酸檢測
雖然我的工作很簡單,但是能夠協助醫(yī)護人員快速進行核酸檢測,盡早完成檢測任務,也算是在抗擊疫情中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志愿服務期間遇到一對聾啞夫婦,因為找不到預登記碼且無法交流而焦急萬分,見此情況我立刻上前安撫這對夫婦的情緒并幫助他們調出預登記碼,最終二人順利完成核酸檢測。當天的工作一直持續(xù)到晚上10點左右,大家的臉上都展露出倦容,雖然辛苦但是一切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志愿者:吳曉毛 服務日期:3月21日 服務內容:協助社區(qū)開展核酸檢測
很榮幸在這次銅陵疫情期間作為青年志愿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次志愿服務工作主要是在二中核酸檢測點,維護核酸檢測排隊秩序,協助核酸檢測人員進行登記。志愿者經歷雖短暫但值得我一生去銘記,它使我感受到自身的價值,能為疫情防控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而感到自豪,更深刻地體會到志愿服務的內涵和精神。
志愿者:桂芳 服務日期:3月22日 服務內容:協助社區(qū)開展核酸檢測
這次疫情,我有幸參加了志愿服務工作,在做好自身安全防護的前提下,提醒核酸檢測的群眾佩戴口罩,對所有進出人員進行體溫測量、信息登記,發(fā)現體溫異常者及時協助社區(qū)采取隔離措施,由醫(yī)護人員進行檢查,降低傳染可能性。這次活動不僅鍛煉了我吃苦耐勞的精神,同時引發(fā)我對人生觀、價值觀新的思考,督促我在今后的歲月中,進一步明確學習和生活的目標,不斷磨練意志,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服務社會,傳遞愛心,為社會的和諧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志愿者:張忍杰 服務日期:3月22日 服務內容:協助社區(qū)開展核酸檢測
當志愿者的過程中,我遇見了一位老者,當我看見她臂膀上貼著的“防疫志愿者”袖套時,我問道:“奶奶,這么大年紀了,還出來當志愿者呀”,老奶奶說:“我是黨員,身體還算硬朗,還能為社會做點事,作為黨員必須沖在前面”。奶奶的表情是那么堅定,那么自信,又是那么自豪。那一刻我深受感觸,烏云遮不住太陽,霧霾也終將散去,我們年輕人應該繼承這份意志與決心,共同守護我們的家園。
志愿者:陳菊萍 服務日期:3月23日 服務內容:協助社區(qū)開展核酸檢測
作為一名青年黨員,我們要積極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在志愿服務工作過程中,排隊參加核酸檢測的有老人、有小孩、有學生,即便是腿腳不很方便的老人,都積極配合按時前往。大家都嚴格遵守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項要求,全程佩戴口罩,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統(tǒng)一指揮,有序排隊,保持隊伍間距,做好個人防護。而有的人咽喉本就不適,多次連續(xù)性采集引起干咳或干嘔,也沒有一句抱怨,反而真誠地對醫(yī)護人員和我們說“謝謝你”、“麻煩了”。
志愿者:石張猛 服務日期:3月29日 服務內容:協助社區(qū)開展疫情政策宣傳
我們到天井湖社區(qū)當志愿者,三個人一組,一人拿著已經錄好錄音的喇叭,一人進行文明勸導,最后一人則拿著手機進行拍攝工作。當我們走在小區(qū)內部時,有好多年長者很歡迎我們,說最近小區(qū)內部已經慢慢開始松懈,有人不戴口罩,也有人聚集在一起,很有必要進行宣傳一下。當然也有一些居民跟我們抱怨,經過我們耐心地宣傳解說,他們慢慢理解。一路上勸導了許多不戴口罩、聚集在一起打牌、聊天的人,其中大多數是以老年人居多,我們首先表示出理解,隨后也解釋了封閉的必要性,最后也請求他們多多理解、支持我們的工作,經過我們一番勸導,他們都慢慢進行改變,也配合我們的工作,都自覺戴上口罩回家去了。經過一上午,我的微信步數輕輕松松就達到一萬五千步,雖然很累,但效果顯著。
志愿者:鄭云秋 服務日期:3月29日 服務內容:協助社區(qū)開展疫情政策宣傳
我們變身社區(qū)宣傳員,依靠“大喇叭”和“兩雙腿”,穿梭于天井湖社區(qū)的大街小巷,采用語音、圖片等多種形式,給居民朋友宣傳防控知識,對一些不戴口罩、聚眾打牌等影響防控效果的行為加以勸阻,引導居民在日常工作生活里注意到每一個防控細節(jié)并積極履行。在宣傳過程中,針對五松西村等老年化程度較高的小區(qū),我們耐心宣傳疫情防控的最新進展和社區(qū)防控的新情況,以穩(wěn)定居民情緒。
疫情終會散去,但志愿者精神會永遠傳承!